TNRL-1熱通量傳感器
一、基本描述: TNRL-1熱通量傳感器能夠精確地進行土壤的熱流密度測量,適用于農業(yè)、氣象、林業(yè)、生態(tài)環(huán)保監(jiān)測等領域的科學研究。符合WMO世界氣象組織規(guī)范(CIMO Guide),適用于各種測量環(huán)境,靈敏度高,性能穩(wěn)定,使用方便。
TNRL-1熱通量傳感器 傳感器信號變送器 二、測量原理: 三、技術指標: 將熱通量傳感器貼合在墻體表面或埋在土壤里,兩根輸出導線連接到數據采集儀的輸入端,即可測量。 應該使板面與熱流量方向相垂直,水平放置于土壤層中。傳感器的埋設深度,通常是距自然下墊面3-10厘米深處,應盡量避免直接設置在土層表面,因為自然下墊面并非幾何平面,表面的微小起伏將使傳感器讀數失去代表性,同時傳感器的上表面直接與空氣接觸也可能產生輻射誤差。通常在觀測場地選擇一塊具有代表性的地段,用鏟刀垂直向下挖一剖面,從土壤表面向下沿剖面量出所需要的深度,然后沿水平方向掏空,其大小正好可以放置熱流板,并使傳感器的上下兩側面能與土壤保持良好的接觸,將導線沿剖面引出再將土壤回填。但要注意,熱流板的埋設深度應該是其中心線與土壤表面的距離。 在使用過程中,一定注意熱通量傳感器的正反面,正確的放置是正面朝上,因為土壤表面在吸收太陽凈輻射量之后,借分子傳導的形式把能量傳入土壤的深層,使土壤下層增溫,也就是說熱量自地面向下輸送,這時的土壤熱通量為正值,反過來,當土壤表面溫度低于深層溫度時,熱量將由土壤的深層輸出,這時的土壤熱通量為負值。這種過程稱之為土壤中的熱量交換過程。一年當中,它是隨著季節(jié)的變化而變化,夏季熱通量為正值,既有熱量進入土壤層中,而且量值較大;冬季則熱通量為負值,土壤中的熱量向大氣釋放,但量值較小。 |